人文

首页  >  院系风采  >  人文  >  正文

【文学】三校师生云集珞珈论“网络文学”

湖北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11-12 23:08   点击数:

2018年11月8日晚,由研工部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湖北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学术沙龙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振华楼二楼一会议室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会胜、副院长方长安,文学院教授李建中、文学院教师余蔷薇、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郑保纯、华中科技大学讲师李雅娟,以及武汉大学文学院学工办副主任、专职辅导员殷昊翔,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作为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近80名青年才俊共聚珞珈,参与学术讨论,另还有数位在读博士生、本科生与来自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的同学自发前往,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现场)

本期沙龙以“网络时代的写手、文本、读者与文学发展趋势”为主题,聚焦于当前文学的生存状态。

会议开始,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致辞,并对此次活动给予展望,随后开始主题发言环节,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李燊同学对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着重思考如何才能使网络文学促进当代文学的有效发展。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做出相应点评,认为我们对于网络文学首先应该有一个准确定位,再谈发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徐嘉诚谈到从传统书本文学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对于目前独占鳌头的网络文学作出了解读。华中科技大学的李雅娟老师对徐嘉诚的发言作出了回应并指出,纯文学有一套符号和一套修辞方式,而网络文学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争议所在。之后,来自武汉大学的刘纯友同学则从媒介的角度出发,谈到媒介是文学的第五要素,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不仅“文变染乎事情,兴废系乎时序”,更是“文变系乎媒介”,所谓网络文学则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学。而网络文学具有加剧雅俗分野、鸿篇巨制、读写互动、类型生产等特点。他将网络时代理解文学的方式归结为采用文化视角、转换审美范式、考察生产模式以及明确读者地位,并分别作出说明。最后,华中师范大学的郑保纯副教授对刘纯友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他的想法做出了延伸。

(主题发言环节)

在老师的自由分享环节,郑保纯副教授带来了他的“正在升起的大陆新武侠”主题报告。从70年代兴盛的港台武侠到当代大陆新武侠,郑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网络文学中孕育出来的大陆新武侠可能随着中国都市文化的发育进一步拓展,已经成名的作家会进一步职业化,步入创作的黄金阶段。同时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作家投入到武侠世界的创造中,一起回应着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巨大的传统,创造华语世界的一个都市神话。

(华中师范大学郑保纯副教授做个人分享)

在自由分享环节,来自三校的王安琪、杜倩、陈喆、余萌萌、周明杰与刘博言同学各抒己见,展现了三校学子风采,最后由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陈喆获得“最佳自由分享者”的荣誉。

(自由发言环节)

武汉大学的余蔷薇老师针对此评论道:对待网络文学,不能用自己喜好的随意评判,而应该用学术的态度予以重视,同时应审慎对待如今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现状,更不能忘记对待文学应有的经典意识。

(武汉大学余蔷薇老师对自由发言环节做点评)

随后,嘉宾老师评选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题发言人:来自武汉大学的刘纯友。

(颁奖环节,武汉大学刘纯友获最佳主题发言人奖)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对此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谈到,青少年现在读的流量性网文,对他们三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本次活动的主题有着强大的现实性,也值得长期关注。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