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理学  >  正文

【物理】“从爱因斯坦到纳米技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走进武大

发布时间:2012-03-22 00:00   点击数:

“从爱因斯坦到纳米技术”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走进武大

珞珈讲坛第四十讲于3月16号(周五)下午在化学院创隆厅举办,主讲嘉宾是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Dr. Heinrich Rohrer。79岁高龄的Rohrer教授满头银发,行动也稍有不变,但是他精神、亲切,于谈笑风生间为武大学子带来一场题为“从爱因斯坦到纳米技术”的精彩报告。这场讲座也是“爱因斯坦展”中国巡展中“对话科学家”的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昌教授主持。刘昌教授通过几个与爱因斯坦相关的有奖问答,既活跃了现场的气氛,也引出了在座的主讲人,Dr. Heinrich Rohrer。Rohrer教授与爱因斯坦同是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毕业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简短的介绍过后,Rohrer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他没有立即开始报告,而是谈起了1998年来武汉时的难忘经历,“我1998年来过武汉,并在黄鹤楼参观游玩。途中遇到了4名高中生,当时他们免费给我做导游,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开始报告以后,Rohrer教授时而侧坐,时而站立,讲台上的他显得随性自在。他从“爱因斯坦奇迹年”讲起,并从中引出纳米科技的最初源头,然后着重介绍了自己与合作伙伴发明STM(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历程,并对此作出客观而详实的总结和评价,使在座的武大学子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获益不少。当天讲座,座无虚席,武大学子们认真聆听报告,报告结束后还向Rohrer教授提了不少有趣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武汉大学副校长蒋昌忠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昌院长与Rohrer教授合影留念。

海因里希.罗勒博士1933年出生于瑞士,1960年他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实验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超导。随后海因里希.罗勒博士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63年作为研究人员加入IBM苏黎世实验室。作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共同发明者,格尔德.宾尼和海因里希.罗勒博士在1984年获得了费萨尔国王奖和惠普欧洲物理学奖,1986年获得了诺贝 尔物理学奖,并于1987年在费城的富兰克林研究所获得克勒松奖章。(物院研究生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