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医学  >  正文

【护理】析因生育赤字,延续基层人口红利

——武汉大学护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到松滋市开展育龄期女性生育意愿调查

发布时间:2022-08-04 10:16   点击数:

 

 

我国实现第二“百年目标”的征程中面临着重大的人口结构问题,全国范围存在持久的低生育行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1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为探讨低生育行为背后育龄期妇女的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育水平的提升潜能,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特开展“析因生育赤字,延续基层人口红利”主题实践调研,聚焦湖北省松滋市,调查市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现状,分析影响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因素,提出有利于落实我国三孩政策的建议。


实践队在松滋市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7月3日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护理办公室副主任王荣、武汉大学护理学院欧阳艳琼教授及武汉大学护理学院实践队成员到松滋市卫健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各乡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临床科室与医护人员交流生育政策和医疗政策对育龄期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在卫健局的支持下,到各乡镇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基层育龄期女性“不敢生”“不愿生”的心理体会,深入了市出生人口减少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

实践队与医护人员交流)

卫健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杨丹琴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杨总师介绍到近6年来,松滋市整体生育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过去在“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下,松滋市曾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在少生优生的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加之生育养育成本不断攀升,二孩政策出台后仅出现过短期的出生率增长,年出生人口达到8千多人,二孩政策的红利期只有2年多,随之人口出生率下滑,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后也没有改变这一趋势。2021年(计划生育年度),全市共出生4286人,比2020年同期减少1409人。松滋市为确保三孩政策的落地,目前已经完成了宣传引导和推动生育奖励等政策的落实,如生育补贴、产休假等政策目前执行得比较到位;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妇幼工作体制,如妇女权益保障、两癌筛查等健康保障措施

实践队在纸厂河镇

随着营商环境的好转,以白云边酒厂为代表的当地企业发展很好,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到本市城镇企业就业,但是松滋市目前仍然是劳动力流出大市,有16万余人在外务工经商。农村常住人口大多是老年人,这间接造成了孩子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看的局面。年轻父母体会不到育儿的辛苦,也感受不到来自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和价值感。

松滋市各乡镇也开始发展企业和工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归乡村,农村常住青年人口逐渐上升。纸河厂镇金鸡山村的一家个体服装厂,实践队通过交流发现工人们大多是本地人,因为“离家近,可以照看小孩”,她们选择了在这里工作。这里大部分女性都有两个小孩,大家认为二孩生育及养育压力相对较小,两个孩子能够共同成长。平时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当下正值暑假,很多孩子跟妈妈一起来到了车间。在农村发展企业,不仅能让当地人维持生计,也能给他们提供就近陪伴父母和养育子女机会,这也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措施。


实践队队员在服装厂调研

通过入户调查,实践队发现新时代的妈妈们更加看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是父母这一代的“内卷”。另外,目前松滋市育龄期女性多为80后和90后,大多受到高等教育后重新回到松滋市,一代又一代人越来越远离传统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天伦之乐”等育儿观念,她们更加崇尚个人享受,不婚、不育等观念越来越普遍,培养孩子的过高成本也是影响她们低生育意愿的因素之一。

实践队队员开展入户访谈

杨总师还表示卫健局各部门非常重视该市生育率的提高,目前仍需加强的是幼儿福利和教育支持,如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建立公立托育机构等措施,减少生育和养育二胎或三胎的家庭压力,同时在农村兴办工厂等也是减少劳动力流出促进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实的有效措施

生育意愿决定了生育行为。经过几天的走访,武汉大学暑期实践重点团队的调研工作在卫健局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一路上,实践队队员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松滋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大家对实践调研工作的高度配合,说出内心朴实的想法就是对此次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松滋市卫健局、松滋市人民医院、松滋市妇幼保健院及各乡镇对本次实践调研活动的配合和帮助。希望此次调研能深度挖掘以松滋市为代表的乡、镇、村居民的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和社会生态系统下的中国特有生育文化,最终构建育龄期女性生育意愿行为的预测模型,改变当下低生育率的局面,为平衡松滋市人口结构贡献一份力。

 

                  撰稿人:周婕 郭锦怡  

审稿人:王荣 欧阳艳琼 毛诗柔 赵昊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