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武汉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博士生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1-11-16 00:00   点击数:

2011年11月12日晚七点,武汉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博士生学术沙龙”——走进“GeoScience café”,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二楼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交流活动,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实验室交通研究中心的三位博士——曹晶博士、邹勤博士和常晓猛博士,他们刚从美国学成归来。此次报告他们不仅和在场听众分享了论文写作技巧、出国交流经历,还针对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在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探讨了关于中国高铁网增长建模、城市交通拥堵与CO2排放影响分析以及知觉组织在路面裂缝检测等一系列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自各学院的共200余名同学参加了这次交流,博士们生动细致的经历描述,深刻严谨的学术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场观众期待报告的开始

曹晶博士师从李清泉教授,在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她首先从公派出国项目开始讲起,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出国的背景,用通俗易懂地语言介绍了小世界网络在中国高铁网增长建模中的应用。然后曹博士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文化和她所在的实验室文化,让大家了解了一种多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后她讲解了如何参加国际会议及会议前期、中期及后期所需的准备工作。曹博士对美国文化的理解可总结为“Be social and open mind”。

曹晶博士为大家作报告

常晓猛博士师从李清泉教授,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田纳西大学(UTK)的访问学生。常博士以自己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学术研究和在美国的生活两个方面展开了自己的报告。他开始先简单的介绍了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背景,然后切入了自己的研究——城市交通拥堵对CO2排放的影响,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对交通与CO2排放的关系有了深层次的理解。随后常博士以一首题名为《北美居士》的诗带领我们回顾他的美国生活,用一幅幅照片展示了田纳西美妙的风光:晚霞、雪景、朝阳、秋爽。之后,又分享了与同伴们自驾车到墨西哥的六日之旅,让我们大开眼界。

常晓猛博士介绍橡树岭

邹勤博士师从李清泉教授,是美国南卡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室访问学生。邹博士从专业的角度,严谨地介绍了知觉组织在路面裂缝检测中的应用,让大家了解了有关计算机视觉的知识。在邹勤博士作报告时,大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表现出对该相关领域的强烈兴趣,邹博士一一仔细回答了大家的问题,他也表示同学们的提问为自己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邹勤博士在讲解知觉组织在路面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三位博士的报告涉及不同学术研究方向、自身的国外经历和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让大家获益匪浅。报告结束后,现场听众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积极与三位博士进行了交流。最后主持人为三位博士颁发了精美的纪念品和礼品,此次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告人简介:

曹晶,实验室08级博士生,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生(2010.10-2011.10),研究兴趣包括交通网络分析、交通时空数据挖掘等。已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五篇。

邹勤,遥感信息工程学院08级博士生,美国南卡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室访问学生(2010.10-2011.10),研究兴趣包括知觉组织、图像修复、三维重构等,已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3篇。

常晓猛,实验室10级博士,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田纳西大学(UTK)访问学生(2010.10-2011.10),研究兴趣包括智能交通(ITS)与温室气体减排等,已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3篇。

摄影:陈蓉

供稿:时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