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工学  /  正文

【水电】躬耕沃土践初心,智慧水利绘新篇

——“笃行志远勇担当,行路胜书访基层”水利专业选调生校友走访调研实践队赴山东省东平县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为深入了解学院选调生校友工作情况,引领在校研究生真切感知基层工作、厚植爱国情怀,7月7日至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左志香,副院长伍靖伟,研究生辅导员许笑星、万柳柳,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柴淑云带领在校研究生赴山东省泰安市走访山东省水利厅选调生校友——目前正在东平县新湖镇驻村帮扶的2024届博士毕业生刘雅文、2024届硕士毕业生梁笑。

基层座谈共话成长

在抵达新湖镇后,实践队与当地展开座谈交流,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杨永兵、新湖镇镇长李成卫、东平县水利局副局长方华出席座谈会。李成卫对学院师生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刘雅文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方面汇报了在基层锻炼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梁笑则分享了投身选调生工作的心得体会。同样在东平县挂职锻炼的还有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王锐,他分享了自己对选调生使命担当的思考。随后,实践队员围绕工作能力、工作适应性等问题踊跃提问,与会领导和校友进行了逐一细致的解答。

左志香指出此次走访优秀校友,既能加深在校研究生对基层工作的了解,也能引领有志于基层工作的在校研究生走进基层,明晰职业规划。伍靖伟对山东省水利厅和新湖镇给予选调生校友的培养和工作支持表示感谢,同时鼓励校友在基层岗位上再接再厉,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探访特色产业项目

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在鱼类高密度养殖及冷库厂房,实践队看到新湖镇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挖掘闲置资源潜力,将闲置多年的老旧厂房改造为工业化高密度渔业养殖基地;在“藕虾套养”水田,大家了解到当地抢抓全省首批水田改造试点机遇,实施数千亩水田改造项目,显著提升了生态渔业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拓宽了多元化收入渠道;在大棚种植园,同学们看到当地通过发展蔬菜瓜果大棚种植,以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富农目标,详细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考察古今水利工程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在校友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戴村坝考察。戴村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是保障明清两代近600年京杭大运河最高段——会通河水源供给、实现漕运畅通的关键枢纽工程。其规划设计巧妙、施工工艺精湛,堪称水工史上的创举,至今仍发挥着引水灌溉、防洪、拦沙、城乡供水及生态景观等功能,队员们通过参观深刻感受到传统水利工程的智慧与魅力。在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项目建设基地和南水北调东线八里湾泵站,大家实地调研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深入了解智慧水利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中的应用,直观感受到科技赋能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显著成效。

此次东平之行,不仅让学院更深入地了解到选调生校友的成长轨迹,更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基层认知课堂。东平县新湖镇在水利支撑、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鲜活实践,成为了生动的教学素材。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水利事业和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武大智慧与力量。


撰稿:万柳柳 刘永宾

 审稿:左志香 许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