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时代新人微课堂回顾|在学术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3-11-22 09:54   点击数:

为了进一步挖掘研究生身边的优秀典型,选树时代新人,更好地发挥时代新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推出“时代新人微课堂”活动,以访谈式、分享式、互动式的形式传递榜样正能量。

11月15日下午,“时代新人微课堂”第2期活动在法学院举办,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21级博士生王雨亭、法学院经济法学2021级硕士生刘汉广作为主讲嘉宾围绕“科研能力提升与学术成长”畅谈经验与感受。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立如主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焦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张雨婷,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亚鹏以及20余名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孙立如简要介绍了王雨亭、刘汉广同学的履历,她们在专业学习上硕果累累,在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在实习实践中锻炼提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国际法模拟法庭国内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访谈中,她们倾囊相授,将学术成长经历娓娓道来。


分享内容摘要——

问: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如何提升科研能力?

(王雨亭)答:与前人相比,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文献材料的稀缺,而是如何从繁杂的资料中找到有用的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多方比较,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论文选题。其次,要多阅读专著、期刊等学术资料,并做好笔记。再次,还要多写多练,在此过程中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渐掌握学术写作的要领。

(刘汉广)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我们要在坚持阅读中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临近领域,学习其他研究者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尽力去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这是一个颇为有效的办法。

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

(王雨亭)答:可以通过问自己几个问题来判断。比如,我能坚持每日阅读文献吗?我能承受来自研究与生活双方的压力吗?我能接受被批评吗?此外,可以尝试一下学术之外的选择,例如通过参与实习体验其他职业。在多种尝试中,自己会做出更为清晰的判断。

(刘汉广)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可以尽早去体验一下其他的工作,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与学术生活的对比来决定。

问:如何确定选题是一个真问题、好问题?

(王雨亭)答:第一,密切跟踪时下热点和社会事件;第二,主动关注社会变化,查阅政府工作报告、公司报告等;第三,充分挖掘已有研究,不草率选题。在此过程中,要多和导师以及前辈们交流。

问: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的心得或技巧?

(王雨亭)答:首先,需要确立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针对性地阅读文献。第二,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体例,在模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第三,论文投稿时,应该先去了解期刊的风格和对作者的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地高效投稿。

(刘汉广)答:写作之前应该先写提纲,厘清论文的思路和逻辑。写完之后,跳出“写作者”的身份,转用“读者”的眼光重新审视论文,发现并改正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问:可否介绍一下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思路,推荐一些实用的检索网站?

(王雨亭)答:使用外文资料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综述,提高效率,对于外国学者,可以先阅读他已有的中文译作,补充背景知识。另外,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资源,例如知网、北大法宝、谷歌学术、westlaw、web of science等等,至于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多关注网上的攻略和图书馆的讲解课程。

问:如何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以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刘汉广)答:首先,要了解自己领域的研究需要什么语言,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其次,要敢于开口、大胆交流。再次,要克服畏难情绪、勤奋练习。

问:科研遇到瓶颈期怎么办?

(刘汉广)答:可以暂时将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如出去放松一下、释放压力,也可以暂时做一些其他的科研工作。把自己的思维从论文里面解放出来,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收获和启发。

问:如何做好学术科研与其他工作的平衡?

(王雨亭)答:一是坚持输出、坚持记录,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写作,保证思维的连续性;还要坚持阅读文献,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保证思维的活跃。二是努力实现工作成果转化,具体而言,可以在参与科研项目之中,将自己的各种思路、感想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论文。

问:如何提升自己在学术之外的其他能力(综合能力),扩展研途的宽度和深度?

(刘汉广)答:我认为需要“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尽可能多地培养各种兴趣。例如外语学习,阅读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著作,这些兴趣往往可能成为我们学术研究的助力。

问:如何看待导学关系?如何与导师高效地沟通自己的想法?

(王雨亭)答:我觉得导师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我们在价值观上的引领者,所以,选择和自己相契合的导师非常重要。和导师相处过程中,应当主动和导师交流,让导师知道自己平时在做什么,研究进展如何;沟通过程中坦诚相待,让导师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


(通讯员:杨淑毓 陈琛,摄影:宗雨婷,审核: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