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晚七点,湖北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学术沙龙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六号楼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及学子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盛会。此次沙龙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其主题为:移民视角与母国叙述——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书写。
在主持人开场及华中科技大学的梅兰老师致辞后,会议来到了主题发言环节。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江同学,她讲述了海外华文文学的主题——家国情怀、历史题材,并以郁达夫的《沉沦》,严歌苓的《芳华》为主要阐述内容。她认为,个人的幸福快乐与民族的复兴强大有着一定的联系,海外华文作家所创作的文学,是有着对民族国家与个人之间冲突的反思,是对国家意识的思考与批判,而理解时也需要一定的语境。李江同学发言完毕后,由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岁涵老师对其进行点评。岁涵老师认为,我们要对海外华文文学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它应该在空间与视角上所涵盖的范围更大,不仅是大陆的作家移民到海外所创作的文学,也应该包括“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只要是中国人在海外创作的文学,都算是海外华文文学。
大会现场
随后发言的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周书阳同学,他的主题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书写”,内容结合具体诗文文本,阐释“文化中国”从赋形到解构、再造的生成机制,并以闻一多的诗歌为例,诗人在面对死水一般的现实时,用诗歌抒发自己深沉的情感;他还强调了作家们“离乡时怀乡,返乡时怨乡”这一情感。武汉大学的李松老师对这一发言做了点评,李松老师认为这一发言选题经典,思路合乎逻辑,方法上对关键词进行了界定,语言典雅成熟,可以看出有很好的学术功底,但是引言部分能有一个综述会更好。
最后发言的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桑思源同学,她阐述了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逗留者”这一心态,并分析了严歌苓的创作心理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于1989年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定居求学,她的性格深处有着动荡、漂泊的因素,在美国时,她“逗留者”的心理与“定居者”有了明显的错位,而在其作品中,也有探讨更加深层次的人性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的梅兰老师点评道,发言从作者的创作心理进行文本分析,是视野开阔、梳理清晰的,但如果能在这种移民、离散的环境下把严歌苓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则更有学术价值。
武汉大学文学院桑思源同学主题发言
三轮发言过后,迎来了短暂的中途休息,下一环节是自由讨论与小组发言。首先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第一组同学进行发言,她们认为,虽然海外华文文学作者的“逗留者”心态和焦虑仍然存在,但是对于“定居者”身份的转变,仍是可以期待的。来自武汉大学的第二组同学认为,我们可以从“文化”和“审美”两个层面来看待海外华文文学,不同的文化身份,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但保有中国文化的特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第六组同学发言,他们说道,移民的意义在于获得另外的视角,而这种视角可以使我们穿透虚伪看到现实本质,并推荐了电影《杰出公民》作为参考。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松老师点评
然后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第四组同学,她们认为海外文学作家天然具有比较的视野,有着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身份,并列举了诗人多多的诗歌《四合院》。随后是来自武汉大学的第五组同学,她们说到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文学门类,在其中有着家国情怀,历史追思,并且可以“用情感为历史疗伤”。最后发言的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第三组同学,发言者说,拥有移民背景的作家对母国的描述有着一定的新意,但这种描述是否客观,我们要对其具有批判意识。
小组发言完毕后,三位老师分别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岁涵老师强调了“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在海外华文文学中,是否还是有着很强的民族意识;我们要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探索中不断颠覆、不断质疑,建立起差异与边界,而不仅仅是寻找文化的认同。李松老师说道,海外华文文学的总体价值不高,颇有“墙外开花墙内香”之感,这个圈子其实还很小;我们对它的研究发达,但它的创作却不高,并且一直有着对海外华文文学与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争夺问题。梅兰老师最后说道,我们要警惕“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概念,不能站在自以为是的中心——大陆视角,中国文学其实在海外是边缘的,我们不能不加反思地去接受它,要保持理性的思考与批判。
至此,会议所有环节进行完毕,学术沙龙圆满落幕。参会的老师与学生一同合影留念,相信这一定是一个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学术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