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男,汉族,1989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就读期间发表多篇核心刊物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会议,曾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于刚·宋晓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奖励。曾获得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
精勤求学,博闻善思
身为一名“哲学门徒”,刘海龙一直都在追寻智慧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对于大多数文科生而言,阅读-思考-写作的步骤是常用的通用法。尽管导师能够常常为他答疑解惑,指引前行的方向。但是他明白,学习终究要自己面对。因此,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就成为了致胜的关键。在很多人眼中,哲学典籍特别是西方哲学的著作常常看起来晦涩难懂。其实对于哲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感受具有相似性。刚刚进入博一的时候,在数量和难度都拔高的哲学专业知识学习中,许多理论文献都显得那么的佶屈聱牙。让他一时有种咫尺天涯,相见不相识的挫败感。但他经过沉淀和思索后认为,知识是系统性的,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启一道理论体系的大门可能需要有不止一把钥匙。因为只有学习过康德的超验理论与批判理论后,他才明白《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人可以希望什么”的深刻意蕴。只有了解过启蒙之后本真性的道德理想的丧失,才能读懂《本真性的伦理》对现代性隐忧思考的重要价值。而那种窥得一方天地后欣欣然地沉醉感,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他再次潜入更深的知识海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刘海龙同学认为,兴趣如火,追问如风,二者结合,可以燎遍思想的原野。他觉得,哲学最有益的方面就是教会给他一种不断追问的习惯,如同鹰隼追击奔跑的狡兔。在他眼里,哲学家一定是人群中最有兴趣对学术问题“较真”的人。但通过追问,往往能够温故而知新,为学术创新提供可能。他觉得,在面对一种现象或结论时,必须引发学术兴趣去思考其中的原因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寻找问题是一切学术工作的出发点。即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查漏补缺,练就火眼金睛,为学术写作积淀能力。其次,学会解决问题。他讲到,每个人的思辨能力都能够在不断的思维逻辑训练中获得提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是运用思辨理性,在对问题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方法论并进行逻辑证明的过程,这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学术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对他而言,想要最终凝聚成为学术成果,需要提高流畅的行文,锻炼缜密的逻辑,积累丰富的辞藻,而后进一步将心中的感悟与构思按照信、达、雅的标准与追求“译”出来,这是决定文章理论思想力发挥的关键。他认为哲学就是讲道理的学问和艺术,文章首先要说服人,其次还要打动人。只有勤勉细致,“文心”方可“雕龙”。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做新时代有担当敢作为的青年,也一直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生活中,他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与义务。他坚守原则,严于律己,按照党章办事,努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他也发挥出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在学习上与大家分享论文发表的心得,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在工作中能够担当,主动服务党员与群众需要。生活中,他很容易与他人打成一片,拉近彼此的距离。热心坦诚的性格让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每当师弟师妹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困惑的时候,总能记起师兄能耐心解答。每当师兄师姐需要协助的时候,总能够想起有个靠谱的师弟。他感谢东西方哲学思想中的良善价值,对其为人处世的方式的影响。日常中,他秉持自由多元的现代社会原则。他觉得,自由不是无限制的完全自由。他坚信尊重他人,多念及他人的好处和长处,既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又能够弥补自身缺少的品质。他还认为,人是多重社会角色的综合。在群体生活中,他坚守儒家仁礼的传统价值,克己复礼,他觉得不给他人或社会增添无谓的麻烦,就是对他人最大的负责。他将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的成就感,称之为是一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要做好学习、研究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小父亲就常常告诫他,要掌握真本事,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依靠别人。因此,在学术科研过程中,从寻找论题到撰写论文,最终到发表论文,他一直保持独立作者身份,尽量不借助导师的力量。和其他博士生一样,他也遇到过退稿、修改,甚至投稿后石沉大海的遭遇。他更多地从自身方面寻找问题的原因,他觉得只要自己的“砖”够硬,就一定能敲开刊物的“门”。就是这样执着的个性,造就了他的成绩。他明白,无论学习或工作,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要有坚守的毅力与恒心。如果总是沉浸于夜的漫长与晦暗,也就永远无法看到黎明的希望与曙光。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怀揣梦想的人。至少灵魂,能够诗意地栖居。他觉得,能够为梦想奋斗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慵懒空虚可以让人生匆匆流逝,勤勉充实可以让岁月迢迢漫长。他坚信,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在竞争的时代里,只有奋楫争先,才能筑梦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