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5月4日,历史学院于人文馆三楼报告厅召开了师生党员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座谈会。座谈会共有两项议程,第一项由参会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就观剧体验展开交流,第二项由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讲授专题党课——让“人民的名义”实至名归。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洪波主持,学院团委副书记周翠云、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入党积极分子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热播大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立项的反腐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检察官与贪腐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该剧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严惩力度,创造了近十年国内电视剧史最高纪录,好评如潮,青年学生对此尤为关注。
座谈会上,来自各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发言,近二十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2015级中国史硕士党支部书记林小凡谈到,这部剧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腐败方面的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四年打的“老虎”是以前30年的总和。这部剧说出了人民的心声,是一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正能量之作。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桂骏从电视剧中开篇“小官巨贪”的经典镜头“一台冰箱、一张床、一面墙”出发,分析了贪腐现象出现的原因。他认为,贪官正是因为迈出了贪腐的第一步,才导致了自己思想、理念、信念的崩塌。所以广大党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敢于攻坚,自强不息,砥砺前行。2016级世界史硕士党支部书记司孝林谈到,在剧中“人民”的力量无处不在,大风厂的工人、退休老检察长陈岩石等都是“人民”,他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仅仅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漂亮词汇,而要真正深入民心。2016级世界史硕士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朱碧武认为,反腐败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战役,丝毫不能松懈,扎紧制度笼子是当务之急。作为人民群众中最生气蓬勃的一部分,青年在这一伟大事业中责无旁贷,在任何时候心里都要牢记底线,绝不违法乱纪。反腐不只是政府的事,只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敢于揭露贪腐行为,改掉不良的所谓“习惯风俗”,共同塑造新的社会风尚,才能真正将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与会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发人深省、角度新颖、观点鲜明的观点,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座谈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为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刘礼堂书记总结了四点:首先,他认为是信仰与正义感动了年轻一代。这部剧成功塑造了诸多角色,起到了催醒人民觉悟的作用。广大青年群体是这部剧的主要支持力量,他们的反应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他们深明大义,站在光明和正义的一边,着实令人振奋。其次,刘礼堂书记指出要防止从公仆变成官老爷。“人民的名义”是一个有着双重含义的命题,一方面先进分子以“人民的名义”为盾牌,为民做实事;另一方面,腐败分子则把“人民的名义”挂在嘴上,做着腐败的勾当。广大党员干部群体要防止从公仆变成为官老爷,“人民”永远是反腐败力量的源泉,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第三,刘礼堂书记指出这部剧的反腐主题折射出了人心向背。文艺作品是对现实的折射,这部剧更是呼应了、渲染了当下的反腐主题,触动了人民的敏感神经,精准地切中了社会的痛点。最后,刘礼堂书记强调,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如何将反腐斗争持续下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仅凭清廉官员进行的反腐斗争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将民主与法制结合,将德治与法治结合,德主刑辅,法德兼修。刘礼堂书记最后勉励全体学生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实现从思想上、组织上入党。同学们听完党课深受震撼。
通过此次座谈会和专题党课,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我国的反腐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不忘初心,肩负起青年在国家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