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社学  >  正文

【经管】思想引领丨“赓续母校辉煌,再赴今时梦想”——我院研究生学子开展校史馆讲解服务

发布时间:2025-02-18 09:59   点击数:

20241228日下午,为增强思想建设引领,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赓续传承武大精神,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了赓续母校辉煌,再赴今时梦想为主题的线下集体实践服务活动。

我院学子前往校史馆参观并为馆内游客义务讲解了武汉大学从1893年的湖北自强学堂到2000年四校合并的历史进程,并在四楼与五楼的展厅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武大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服务活动深入了解武大前辈们的名人事迹,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倍感振奋与自豪。

 

 

同学们的参观心得如下:

此次参观武汉大学校史馆,让我有机会走进武汉大学百年历史的脉络,感受到了无数先辈的奋斗与智慧,了解到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我被武汉大学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所感染,也学习和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与担当的意义。尤其是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武汉大学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作出艰难抉择,将校区西迁至乐山,从19383月中旬开始,武汉大学部分师生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分批乘船出发,前往四川乐山,开始了长达2000多公里的漫漫征途,以及在抗战大后方流亡兴学、弦歌不辍长达八年的艰苦岁月。展览中的一张张老照片,不仅记录着教职工和学生们艰难搬迁的情景,更体现了学校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担当与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大学子在面对挑战时,不惧艰难困苦,奋力前行。

——2024级保险硕士沈悦

 

参观武汉大学校史馆,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让我对武汉大学近期的技术创新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校史馆中,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不仅诉说着武汉大学的辉煌历程,也展示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星空顶,蔚蓝深邃的背景映衬着各个卫星模型。上天的卫星代表武汉大学用于探索、求真进取的奋斗精神,校史馆内的卫星模型则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武汉大学在科技自强与学术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以及学校对国家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一代又一代的武大学子应该心怀期待,以前辈的精神为引领,为学校进步、社会发展、祖国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2级金融学硕士沈妍旻

 

此次参观武汉大学校史馆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七年前,作为高中生的我也曾参观过武大校史馆,当时的我被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而如今作为研一的我在参观过程中注意到了更多细节,那些珍贵的手写笔记和老科研物件深深触动了我。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武汉大学深厚学术传统和科研精神的传承。手写笔记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前辈学者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执着。那些古老的科研仪器,如1934年从德国带回的显微镜,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也是武汉大学科研报国情怀的体现。这些物品让我深刻感受到,武汉大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代代相传。它们不仅是展品,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2024级金融学硕士汪芷萱

 

通过拜访校史馆,进一步加深了对我校历史的了解,为我校历史的悠久与辉煌感到由衷自豪,为一代代武大人自强弘毅的精神所振奋。从清朝末年的自强学堂到国立武昌大学,从抗战期间西迁乐山到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从一八九三到二零二五,从对办学规模超万人的期待到如今六大学部三十四学院(截止202312月)各类学生10万余。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武大共历风雨。武大不仅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还在学术、科研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前行。此次参观让我更加为能够在武大读书而感到自豪,也激励我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母校争光,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企业管理硕士张子璇

 

通过此次武汉大学校史馆线下集体实践服务活动,我院学子们逐步厘清了武大百年风雨的历史进程,直观认识了母校近年的卓著成果,真切感受了杰出校友的榜样力量。东湖之滨、珞珈山上向来英才辈出,“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从不只是一句口号。每一经管学子都将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怀着对母校深沉的爱“走出去”。

 

 

文字:沈悦 张子璇

责任编辑:沈妍旻

校对/审核:沈悦 张子璇 高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