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学院首届“马院榜样”颁奖典礼在珞珈山庄一会议室成功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党委副书记秦后国、副院长罗永宽、杨威、导师代表熊建生、博士生辅导员高裕、团委书记伍健婷,以及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代表200余人参加颁奖典礼。
在颁奖典礼上,在场师生首先观看了“马院榜样”视频,“马院榜样”们奋进的身影一幕幕闪过,他们的生活和事迹在视频中一一展现,牵动了台下所有人的心。视频放映完毕,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接着,榜样们逐一登台。主持人通过大屏幕,图文并茂,热情洋溢地介绍榜样们的事迹。学院领导和导师代表,作为颁奖嘉宾,与榜样们握手,颁发大红证书和奖杯,合影留念。每一位获奖同学、获奖团队的代表都发表了获奖感言,部分获奖者还应要求就自己的事迹作了主题分享。他们感谢师生的厚爱,表示会坚守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对获奖个人和团队表示祝贺,围绕“榜样”这一核心词对青年学生发展寄予厚望。她提出,树时代新风,做时代新人,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马、言马、信马”,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二是要强固报国情怀,胸怀家国,大力弘扬爱国之情,做到爱国、爱民,传递社会正能量;三是要练就报国本领,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立志而胜则胜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四是要知行合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前进者,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马院榜样”评选活动旨在发挥优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向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学习,奋发进取,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建设优良院风、学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成才氛围。评选活动一经启动,就在学院引起热切关注,全院同学踊跃报名,共有38个个人或团队参加“马院榜样”的评选活动。经过网络投票、学生代表投票、教师代表投票、学院终审、公示,最终,10名个人和5支团队入选首届“马院榜样”。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了解这些身边的榜样吧!
“党建之星”:张瑜,女,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被评为武汉大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武汉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教育部办公厅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武汉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团长,“又红又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她不是在宣讲,就是在去宣讲的路上”,她在武汉大学各院系宣讲,在贵州山区宣讲,在深圳社区宣讲,在武汉街道宣讲,甚至到中宣部的讲台上去汇报自己的宣讲体验,在《光明日报》发文,《人民日报》发声号召青年一代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系列成果,其中多篇CSSCI论文;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撰写的报告被湖北省委采用并上报中央办公厅。
“团建之星”:段施雯,女,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曾担任两年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任期内学院首次获评“武汉大学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还是学院团委新闻中心副主任、校团副联团校部部长。分管学院团委新闻宣传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期间,学校团委连续两年授予学院“优秀新闻宣传集体”,学院在志愿服务岗活动中荣获校二等奖。积极参与“挑战杯”等社会实践,所在团队连续两年荣获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队伍,并多次荣获“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新媒体之星”:马恒原,女,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共青团员。现任学院团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学院团委、学生会新媒体运营中心部长,带领部门以全校第四名成绩蝉联武汉大学“优秀新闻宣传集体”,并获推送新闻大赛多项奖项,取得历史佳绩。积极参与“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青年教师圆桌谈、“WHUer眼中的思政课教师”等院内外宣传工作;牵头策划了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本科生研习营、五四百年等十余项宣传活动;在武大官网、武大未来网、学院官网等媒体平台登稿四十余篇。
“学术之星”:程仕波,男,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中共党员。曾获武汉大学学术创新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光明日报(理论版)》、《社会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一作2篇,独作4篇。发表“获得感”主题系列论文3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荣获第十七届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二等奖。博士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获评优秀博士论文。3篇研究成果被知名公众号《思政学者》转发和推送,其中一篇被其评为2018年最受欢迎的思政文章之一。
“自强之星”:许洪位,男,2016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出身于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但始终乐观上进,成就斐然。以一作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论文1篇,另发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论文3篇,1篇本科独立发表论文在硕士期间被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受邀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性学术会议10余次,并多次作会议交流发言。曾获得湖北省第三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二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获评校2019届硕士优秀毕业生和校2019年首届研究生“励志之星”。
“学习之星”:潘一坡,男,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曾两次获得教育部“国家奖学金”,三次获得武汉大学“甲等奖学金”。发表CSSCI等刊物论文、出版物、咨询报告4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中央办公厅内部刊物单篇采用。曾获首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首届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本科生论坛一等奖,多次获校寒假、暑假社会实践一等奖。曾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届学生会主席,被评为第二届武汉大学“榜样珞珈”代表、获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等各类奖项近70项。现保送至清华大学。
“实践之星”:吴汉勋,男,2017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武汉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会主席、校团委学生社团事务管理中心主任、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副团长、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2017年7月至9月赴新疆博州党委组织部挂职锻炼,任武汉大学研究生实践锻炼团队队长。2018年6月至12月,挂职湖北省京山市永兴镇副镇长(兼任校博士镇长团团长),协管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环境整治、社会综治等工作,挂职经历多次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曾获湖北省大学生暑期实践先进个人、校十大“杰出青年”、校“芙蓉学子•经济管理之星”等荣誉,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多次获校实习实践先进个人等。
“青年工作之星”:张晗,女,2017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中共党员。曾任湖北高校青年传媒协会副主席、校青年传媒集团CEO,现任校团委新媒体运营中心主任,在青年思想引领和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以全校第一名获评“优秀研究生会”,确立学院研究生工作在全校的标杆地位。热心公益,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投身西部支教,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支教一年,协助建立魔法教室、捐赠图书室等项目,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被评为“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其先进事迹被中国青年网报道。2018年,赴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实习。曾获中国电信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
“美育之星”:张天一,男,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在理论学习的道路上,他坚持用艺术的手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将自身创作、表演优势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是他独特的标签。主演的历史剧《高考1977》获校第八届历史剧创意表演大赛决赛一等奖,在学院师生新年联欢会上再度演出,受到师生高度评价。作为组长,带领团队获得“踏改革足迹 寻时代新声”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风采展决赛一等奖。担任党支部书记,协同兄弟支部申报的“言马•演马•研马”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获批学校“活力创新工程”三个重点项目之一。曾获学院优秀党支部书记。
“体育之星”:赵皓云,男,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共青团员。他并非体育特长生,凭借速度与激情,屡获荣誉,为学院争光。在2016年校运会中,荣获男子200米第一名,100米第二名;在2017年校运会中,再次荣获男子200米第一名,100米第二名;在2018年校运会中,荣获男子200米第二名,100米第三名。大二时,经选拔进入武汉大学男子篮球队。2018年12月,代表武汉大学参加CUBA全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获得湖北省第五名的好成绩。他说:“在体育运动中,虽然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收获的是满满的激情、快乐、团结、友情!未来,将继续奋斗在人生的赛场上,让青春闪闪发光!”
“党建标兵集体”:硕士1704党支部,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4名,预备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院校学生干部24人,其中兼职辅导员5人,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3人,两年来,参与大型志愿服务60余次。2018年6月,支部参加校研究生党支部风采大赛,在全校52个党支部中脱颖而出,获大赛二等奖,这是学院党支部首获此奖。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头雁训练营”(第一期)暨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学校选拔该支部进行组织生活情景教学模拟展示,支部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学习交流会”为主题,将组织生活呈现在全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面前,该情景教学舞台展示获校党委组织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全校通报表扬。
“良友亦师团队”:兼职辅导员群体,23名马院优秀研究生,任职于学校十几个学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党团建设和文宣工作,做好思想引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深度参与对重点学生的人文关怀,搭建学生健康成长的帮扶体系。紧盯学业预警同学,家校合力,鞭策与鼓励并施,以学生为本,促其成才。组织科研实践和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耐心细致做好助学贷款,准确及时传递就业信息。与学生同吃同住,交心谈心,一起活动,调解纠纷,成为朋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磨砺品质,锤炼本领,展现马院学子的实力与担当,受到用人单位师生好评,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典范。
“优秀志愿服务队”:北湖街志愿服务团队,团队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教师共同组成,主要为社区和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该团队长期在北湖街主导或协助举办系列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活动,包括心理咨询进社区、心理游园会等。面向社区,为老年群体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为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帮助。联合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的老师们,开展了多场心理健康的讲座,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该团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深受北湖街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好评。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思辨群星”: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队,一直是马院的特色队伍,他们在辩论场上侃侃而谈,收获荣耀。曾获校“天风证券杯”唇舌烽火辩论赛亚军、校第十届“珞珈基金杯”新生辩论赛季军、校首届“昭言杯”辩论邀请赛一等奖、三院一系辩论赛冠军等等。至今,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队为武汉大学校级辩论队贡献队长一名、队员四名,贡献率居全校前列,多人次屡获校辩论赛“杰出辩手”、“全程最佳辩手”。马院辩论队致力于传播辩论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在唇枪舌剑中展示马院学子的风采。筚路蓝缕,传承至今,马院辩论精神已经形成,他们是一支聪慧而又充满激情的队伍,成为一届届年轻人的精神向往。
“科创之星”:“挑战杯”湖北省一等奖团队,成员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本科生孔希宇、陈珉希、梅文韬和2017级本科生武天森。在李斌雄教授的指导和队长孔希宇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行走于五省多地,调研于田野乡间,探索新乡贤在价值观传承和引领中的作用发挥机制,以期为政府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他们锐意进取,执着向前,他们绝不言弃,挑战青春,在两年时间中夜以继日,汇成长达22万字的作品。在湖北省“挑战杯”大赛上终获一等奖,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尔肯江•吐拉洪、团省委书记张桂华对作品的实践意义现场给予高度评价,这也是学院本科生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供稿:樊雪萍等 图片:周建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