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段忠桥教授,应我院邀请,作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在学院218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周金华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楠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伟教授、杨礼银副教授,学院硕士研究生及其他院系研究生,学院部分访问学者,共约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报告中,段忠桥教授用他擅长的分析哲学的方法,首先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证性的科学理论,一种从人的物质生产这一经验事实出发,通过对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考察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段教授认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释必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相关论述,这种理解的依据,主要在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中相关论述中。
接着,段忠桥教授指出在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论著中,涉及正义问题的论述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正义主张;另一类则隐含在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谴责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批评中。这里讲的马克思的正义观念,指的只是隐含在第二类论述中的马克思对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不正义的看法。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梳理,段教授发现,他讲的正义都与对劳动产品的分配相关。虽然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界定“正义”,也没对它做出专门的说明,我们可以推断,他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可能是沿袭了当时人们的一般用法,即用正义指称“给每个人以其应得”。在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的批评中,隐含着一种不同于剥削是不正义的新的分配正义观念,即由个人天赋和负担的不同所导致的,即由非选择的偶然因素所导致的人们实际所得的不平等是不正义的。在这一部分,段教授总结道,马克思不持有一种超越上述两种分配正义观念的终极意义上的分配正义观念。
最后,段教授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正义观念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段教授认为,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一种实证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念只是一种规范性的见解,那对它们之间关系就要做一种与我国学术界的传统理解不同的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义和正义观念在内容上互不涉及、在来源上互不干涉、在观点上互不否定。
讲座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和段忠桥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段教授本次讲座通过对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经典文本进行研读,对当前我国学术界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观念的关系这一备受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示对正义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段忠桥教授注重从经典文本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研究工作,对新时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习的我们无疑上了一堂深刻而又宝贵的课,使大家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