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昊博,男,中共党员,2017级学术型硕士。
学术科研:2019年国网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铜奖、2018年“华为杯”第15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武汉大学2018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先进个人、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
学生工作:本科曾任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
个人获奖:2019年国家奖学金、2016年特高压奖学金、2015年、2014年武汉大学甲等奖学金;2019年武汉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2017年武汉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多次获武汉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Q:师兄在2018年“华为杯“数模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师兄在赛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有没有什么比赛心得或者是技巧可以分享呢?
A:我们团队三个人的研究内容都是和优化有关的,所以我主要说一下关于优化题目的想法。赛前准备的话,多阅读历年数模获奖论文,掌握论文主要结构,以及高分论文的写作风格,学会举一反三。然后优化题目很考究平时在建模和算法方面的积累,我们团队中三个人研究生期间都是做优化的,对于算法以及建模方面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没有刻意做太多准备,主要是平时的积累。
比赛心得的话,我觉得数模第一个题的解题思路很重要,每个小题都有关联性,所以一开始解第一题时不要着急,一定三个人相互推敲建模以及算法,第一题如果方法是正确的话,后面几问可以说是加一些约束或改一下目标函数的问题,就比较顺畅了。
Q:师兄本科在咱们院担任学生会主席,我们19级中也有很多同学在研会任职,师兄对平衡学生工作和科研学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A:肯定需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学生工作需要时间,科研更需要时间,如果两者兼得就需要将别人娱乐甚至休息的时间拿来学习或组织活动写策划。但学生工作所能学到的人际交往,团结协作以及责任心等品质肯定是终身受益的。
Q:在科研、生活等方面,师兄对师弟师妹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A:科研方面,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科研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做实验之前多阅读文献,首先了解这个领域大家都在做什么内容,大体做到什么方面了,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也可以避免创新点的雷同。仿真或实验结果不满意是经常的事情,从失败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不气馁。
撰稿:陈志 供图:付昊博
审稿、责编:阮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