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欣,女,中共党员,2019级硕士研究生。
学术科研:以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EI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荣获“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学生工作:现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曾任学院党政办学生助理、学院第17党支部宣传委员。
所获荣誉: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研究生新生一等奖学金、四方继保专项奖学金等,荣获武汉大学2019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先进个人、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Q:在学术科研方面,你发表了多篇论文,还撰写了多篇专利,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体会或技巧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A:我觉得万事开头难,只要你能写出第一篇,之后就会顺利很多。写论文的第一步当然是看文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英文论文时,可以利用一些好用的软件比如知云文献阅读,这样就能事半功倍。还有阅读论文时应该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接着,就是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灵感,我觉得研究生看论文和本科时看专业课本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看论文时更需要一种批判性思维,论文里的观点并不全是对的,可能是片面的,有待改进的,而这就是你灵感的来源,当你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可以跟导师和师兄师姐讨论,头脑风暴可能会带给你更多的收获。最后,就是趁热打铁地实践你的想法,我有灵感的时候可以忙到忘记吃饭,虽然习惯不太好,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一鼓作气还是很重要的。实践出真知,不要想着把一个领域所有的知识学完再去做。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会不断给你更多的灵感,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Q:在科研的过程中,你有遇到过一些困难或者瓶颈吗?你最后是如何去克服的?
A:有的,我觉得科研挺锻炼人的心态的,你可能前一天还在狂喜自己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点子,隔天又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希望的幻灭。经历过这种大喜大悲,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认清一个真相,那就是在科研中,成功不是常态,失败才是。对于那些技术层面上的困难,我们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克服的。但对于那些花费了心血,却迟迟得不到理想结果的研究瓶颈,我觉得,调整心态才是关键,不妨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做点别的能使你自己感到放松的事情,过后再重新审视之前的问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Q:研究生期间,除了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你的学生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你是如何兼顾科研和学生工作的呢?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或者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呢?
A:我觉得学生工作跟科研并不会太冲突,牺牲的其实是休闲时间。我愿意为了学生工作牺牲掉一部分休闲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工作能够带给我很多锻炼的机会,让我更加全面地发展,另一方面我觉得科研很多时候是一个人战斗,而学生工作却往往是集体共舞,它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体验吧。关于工作效率,我觉得在学生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第一次策划活动难免生疏,但是有了第一次,接下来都会顺利很多,一开始接触可能浪费比较多的时间,接触久了,它就只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在科研中,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利用一些工具,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如在写论文过程中,花点时间学习Endnote软件或者NoteExpress软件,它们不仅可以帮我们很好地管理文献,而且在论文最后插入参考文献时也能根据不同的期刊要求自动改变文献输出格式。比起自己手动一个一个改,这种工具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Q:你还有许多课余爱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为什么愿意为了你的爱好而放慢你的脚步?这些爱好都为你带来了些什么?
A:我平时喜欢看看书,练练字,也喜欢不断尝试一些新事物,我觉得课余爱好其实是一个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甚至是让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保持爱好可以让你在学习工作之余获得放松,让你对生活充满期待和热爱。我觉得爱好其实不会阻碍一个人前进的步伐,相反地,它在很多时候是你的翅膀,让你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Q:很多学弟学妹们都以你为榜样,最后你还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话吗?
A: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走出舒适区,什么都勇敢地去尝试,很多时候你觉得你不行,你不会,可能只是因为你还没认清你自己,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
后 记
吴晓欣同学在采访中给我们分享了她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我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一切都是厚积薄发”。她今日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当然,生活也不能只有科研与工作,她并没有丢掉她的爱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也应该适时地放慢脚步,感受生活中的惬意与美好。她说“成功不是常态,失败才是”,我们不应该害怕失败,而要勇敢地去尝试、不断地突破自我,才能赢来最终的成功!榜样电气,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们,希望每一位电气学子向榜样看齐,”充电珞珈 电亮研途”。
撰稿:阮文凯、曾昭瑢、吴晓欣 供图:吴晓欣
审稿、责编:阮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