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汉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博士宣讲团校园巡讲活动测绘学院专场
2017年11月22日晚上六点半,武汉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宣讲团校园巡讲活动在测绘学院227报告厅拉开帷幕,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瑜博士和我院陈冠旭博士为全体研究生党员骨干和发展积极分子详细阐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深入剖析了其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对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身感触和学习体会,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盛宴。测绘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朝龙、组织员程新明、研究生辅导员褚丽丽和GNSS中心王群四位老师莅临活动现场,与同学们一起聆听和学习。
首先,陈冠旭博士结合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十九大报告是各行各业的共性和提炼。他强调,从北斗系统一代到三代,从区域到全球,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缩影,而我国自主提出的导航频谱兼容性评估准则也正是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具体体现,“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北斗建设思路也与十九大报告中传递的国家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随着“北斗+”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将有助于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从时空基准、平衡发展和启智绘民等方面服务于社会各界。而他也在自身专业领域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点亮北斗星,照亮中国梦”的人生理想。
随后,张瑜博士则从法国艺术家高更的画作切入,引出“从哪里来,我们在哪,到哪里去”的宣讲线索,分别对应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历史方位,使命责任”三个论点,为大家仔细梳理了自身对十九大报告的深刻洞察和深入理解。她结合众多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事实,联系今昔对比,用渊博的学识、理性的分析和详实的数据将时代发展的风云激荡娓娓道来,展示了党和国家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卓著成效。在最后列举2018年至2050年期间国家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时,她感慨道,这些时间节点恰恰也是我们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人生节点,要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发展的坐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无悔的一生。
最后,陈冠旭博士还同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和提问考察,为正确回答出问题的师生赠送了纪念品。在座老师和同学们对两位主讲人的宣讲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两位宣讲人或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如同一曲激情澎湃的歌;或旁征博引、隽永深刻,如同一首意味深长的诗。一言一语凝聚着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期盼和希冀,寄托着武大学子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拳拳赤子之心。“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名言曾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近代一百多年来,先辈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平。如今,我们站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传承着前人未竟的事业,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夫人之一世,俯仰之间,百代过客只在须臾,吾辈当怀鸿鹄之志,当惜青年之时。正如马克思青年时在毕业论文中豪情万丈地写下,“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撰稿:王涵
摄像: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