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

首页  >  铸魂育人  >  正文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黄碧海事迹

发布时间:2012-06-11 00:00   点击数:

黄碧海,男,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08级博士。

武汉大学“最孝博士”黄碧海:孝心感天动地用爱创造奇迹

作为学生,他勤奋、刻苦、钻研;身为人子,他孝顺、体贴、乐观,他便是“最孝博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黄碧海。为照顾因病成为“植物人”的母亲,他毅然放弃高薪出国深造的机会,不离不弃守在病床边,最终帮助母亲苏醒,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父亲出走 14岁少年扛起家

1983年,黄碧海出生在武昌车辆厂一个小平房里,三口之家虽称不上富有却也其乐融融。但1997年的一场遭遇,彻底改变了这家人的命运。当时黄碧海的父亲借口要做生意,带走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向身边的同事借了很多钱,不料这一走却再也没回来。正要准备参加中考的黄碧海,开始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

主要经济来源没有了,债主也经常来家里讨债,家里顿时陷入困境,捉襟见肘的生活让母子俩一筹莫展。过度的悲伤,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居住条件差,黄碧海的母亲落下了一身疾病,几度被医生误认为是癌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才14岁的黄碧海就暗暗地告诉自己,“一个男人应勇于担当”,要照顾好母亲,撑起这个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黄碧海主动去了一所普通高中就读。高中时期,细心懂事的黄碧海,一方面要想办法照顾母亲,给她增加营养,使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又要和母亲一起想办法节省开支,因此一放学他便去附近的几个菜市场转悠,拣些便宜的菜,然后回家做饭等母亲下班,有时还要骑自行车到离家很远的粮油批发市场去买米买油。

自强不息 家庭学业两不误

贫穷和疾病并没有吓退黄碧海,生活的磨练让他成长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少年。小小的年纪的他就已经明白,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就不能放弃;只要争取,就会产生奇迹。

2001年,黄碧海开始在湖北大学就读,乐观积极的他,先后担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组织了校科技节,冬季长跑、三大球学院联赛等多项校园课余活动,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黄碧海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等近二十余项表彰和奖励。提及往事,黄碧海腼腆地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妈妈放心,让她看到儿子已经长大了,出息了。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黄碧海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时,不幸又降临到黄碧海母亲身上。大二的时候,黄碧海的母亲因病住院,经会诊确认是肠结核。黄碧海一边要在学校上课,一边还要筹措医药费,照料母亲生活起居。同学们经常看到,黄碧海一到周末和休息时间,就匆匆赶往医院,直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自那时起,黄碧海便完全担负起家庭的重担,里里外外他一个人全权负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2006年,黄碧海母亲因极度贫血再一次住进了武警医院,黄碧海又开始了医院、学校、宿舍三点一线的日子。读书之余,黄碧海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母亲身上,从来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时髦的衣服和用品,即便后来每个月有了津贴,黄碧海也都仔细地存起来,攒着补贴家用。

接连不断的奔波与忘我的坚持,也让黄碧海付出了代价。2007年4月,正在宿舍休息的黄碧海突发胃出血,大口大口地吐出鲜血,一时便失去了意识,被老师和同学们送进了医院。考虑到母亲的身体状况,黄碧海一直没敢把事情告诉母亲。

恩逾慈母 孝心感天动地

2006年,黄碧海成功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紧接着攻读博士研究生。他抓住这一宝贵机会,勤奋刻苦,用心钻研,发表了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论文,在学术方面做出了成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孰料,2011年8月,黄碧海的母亲因胃肠疾病复发入院治疗,当时由于医院血源紧张,黄碧海将自己血捐献给母亲。但手术结束后,黄碧海的母亲刚被推出重症监护室,便出现大面积的脑梗塞,陷入昏迷,成了“植物人”。医生说,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苏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面对病危通知书,又累又怕的黄碧海瞬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但冷静下来后,黄碧海握着妈妈的手,打定主意:“哪怕0.1%的希望,我也要付出200%的努力,相信奇迹会发生的!”

那段时间里,黄碧海一步都不敢离开病床。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将蒸熟的鸡蛋捣碎,再用注射器通过胃管喂给妈妈吃。为防止因长期卧床患上褥疮,每隔两个小时黄碧海要帮母亲翻一次身,还要不定期的活动手脚防止肌肉出现萎缩。每隔六个小时要协助护士测静脉压,打甘露醇。为了唤醒母亲的记忆,黄碧海白天一闲下来,就趴在母亲耳边,给她讲自己的大学生活。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剑平回忆道,他去医院看望时,黄碧海母亲腹部因肠改道,接排泄物的口袋破裂,粪便止不住的往外流,黄碧海便忙不迭的换纸接住。看到黄碧海不嫌脏不嫌累,一直帮母亲擦拭、换衣服、换被褥,来来回回忙活一个多小时,朱剑平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说,黄碧海作为一个儿子,干起照顾母亲这种活,却比女儿更要细致入微。

通过黄碧海和医生的不懈努力,一个月后,黄碧海的母亲终于苏醒过来,经过治疗身体渐渐康复。主治医生说多亏了黄碧海的悉心照料,才能使病人从死神手中挣脱,这一切堪称奇迹。

放弃出国 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黄碧海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迎来了事业上的大好时机。由于科研能力突出,导师推荐黄碧海到日本一家世界顶尖的研究所工作并攻读博士后,年薪40万元。然而,就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久,他的母亲因胃肠疾病复发入院治疗,术后又出现了大面积的脑梗塞,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黄碧海在难得的深造机会和病重的母亲之间毅然选择了留在母亲身边。他说:“我一生只有一个母亲,她需要我,我应该留下!”随后的日子是漫长的、忙碌的、辛苦的、也是令人幸福的,因为在黄碧海细致照料下,母亲的病情在一天天在好转:母亲开始信任眼前这个儿子,她的记忆开始慢慢恢复,眼睛开始感觉到光,四肢开始恢复知觉,她开始可以说话,从只言片语到一句完整的话,开始感觉到饿,饿了就大声地叫着嚷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黄碧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什么叫“感动”。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08级博士研究生李津这样评价他:“‘我一生只有一个母亲,她需要我,我应该留下!’非常朴实的一句话,但我相信这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看世间多少儿女,为脸面,为金钱,为个人前途,置亲情于不顾,视年老体弱的父母为包袱,为累赘,而黄碧海,十几年来,与母亲一同走过风风雨雨,幼时,他用他稚嫩的肩膀支撑着这个不幸的家庭,给母亲以信念和鼓舞。长大了,他为母亲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用他的爱温暖着母亲,保护着母亲。”

2011年12月,武汉大学授予“最孝博士”黄碧海“自强不息优秀研究生”称号。2012年2月,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授予黄碧海同学“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高校组织广大学生向黄碧海同学学习。学习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敬老行孝,厚德感恩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学以立业,勇于担当的价值追求。同时,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简报第989期以《武汉大学博士生黄碧海用爱唤醒"植物人"母亲事迹感人》为题,介绍了黄碧海同学的感人事迹。黄碧海同学也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百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称他为“最孝博士”。

比起同龄人,黄碧海一路走来,遭遇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说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相反,他说得更多的是感谢,感谢老师、同学还有朋友的帮助。他也坚信,只要有希望、有爱,就要敢于坚持,只要将爱进行到底总会有奇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