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社学  /  正文

【信管】与“职慧”课程的初次相遇

发布时间:2017-10-20   阅读:

9月22日下午3点,《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 》课程第一节在枫园207开课。课程旨在引导研究生建立职业发展意识,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课程第一课的主题为“理解他人”,围绕善、解、人、意四个部分展开 ,主讲老师为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业务高级主管、企业内训高级讲师——谢晋文老师。

在诙谐幽默的自我介绍之后,谢老师首先提到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案件-“林洋”案——这是一起缺乏相互理解而酿成的惨案,进而让大家意识到理解他人在与人相处中的重要性。

与人交往,首先要怀有善意。谈及舍友间如何相处,谢老师给出了一个情景让大家思考:如果你的室友回来抱怨四级考试考砸了,你会如何应对?同学们线上互动的方式,给出自己答案。最后,老师总结道,其实抱怨的人仅仅只需要一双倾听的耳朵,找到情绪发泄的出口,这个时候,不做任何批判,静静聆听就是安抚对方的情绪的最佳方式。

接着,谢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个科普短片,引出了一个概念——同理心。同理心和同情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情心预设了一种批评立场,而同理心则是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从而更能来体验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的行为。

如何减少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误解?辨别评价和事实很重要。

据谢老师介绍,有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积累的关于情绪的词汇量越多,他的“情商”越较高。在与人相处中,越精确的情绪表达,越有利于沟通。接着,谢老师让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知道的分别表达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词汇。

最后一个部分即是善解人意的“意”部分:如何婉转的表达自己感受以及如何读懂他人的实际感受。这一部分,谢老师请一部分同学当志愿者参与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大家对主题的理解和运用。

经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同学对“理解他人”在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新、明确的认识,并且学习“理解他人”相关的技能——可以总结为“善解人意”。 此次课程结合社会热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采用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并利用视频资料、小组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大家受益匪浅。


(图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