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社学  /  正文

【政管】政务实习展风采,校地合作促新篇:政管学子齐聚东胜人才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青春建功正当时,校地同心谱新篇。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高度,2025年8月5日上午,“暖城做东·引才入胜”东胜区大学生实习实践交流座谈会在东胜区党政大楼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本次座谈会旨在全面总结实习成果,深化校地情谊,携手共绘合作发展新蓝图。座谈会由东胜团区委书记刘佳主持,区委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公室、区人民检察院等实习生接收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的9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东胜区人才宣传片。宣传片生动展示了东胜区作为西部百强区的强劲发展动能、优越人才政策与广阔发展前景,让在场师生对暖城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知,也为后续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后,东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春光同志致辞。他首先代表东胜区委、区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各高校师生致以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东胜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东胜区幅员辽阔、物产富饶,发展强劲。刘部长从“宜居”与“宜业”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东胜区的独特优势。

他指出,东胜区是一座生态基底优良、城市配套成熟的“宜居”之城——气候宜人,商圈密集,曾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与此同时,东胜区更是一片涌动创新活力、孕育无限可能的“宜业”热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东胜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已成功推动产业从“羊煤土气”四大传统资源型产业向“风(电)、光(伏)、车(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屏(电子显示)、绒(羊绒纺织)、材(新材料)、智(智能制造)”七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高标准建设,更筑牢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根基。刘部长介绍,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东胜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力度空前的“人才强区二十条政策”,开展“暖城做东·引才入胜”专项引才活动,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选聘“校园引才大使”和“青年城市推介官”,持续拓展校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他热切期盼更多优秀青年才俊选择东胜、扎根东胜,为东胜的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最后,刘春光部长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安排,表示将广泛听取学子们的意见建议,全力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接下来的高校代表交流环节,北京大学宋保方副教授首先分享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思考。随后,各高校学生代表依次发言。李昕彤同学作为武大实践队代表,分享了其在东胜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室的实习心得。“在深度参与组织部各项人才工作中,我深刻体悟到人才工作的系统性、战略性意义,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以往参与的招聘活动层面,而是深入了解了从人才识别、储备,到招录、培养的全链条管理体系。东胜区政府全方位、立体化的引才育才规划,让我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对人才的珍视与渴求。”李昕彤表示,“组工干部身上展现的勤勉敬业、严谨细致和饱满热情深深感染着我,使我在书本上习得的‘公共精神’真正投射于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

随后,东胜区实习生接收单位结对导师代表、东胜区纺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媛,围绕指导实习生的经验做法展开分享。她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通过“1+1帮带”“实习生离岗不离职的联络机制”等措施深化校地联动,持续为东胜区发展汇聚青春智慧与力量。

座谈会还举行了庄重的聘任仪式。武汉大学实践队队长柴子怡同学受聘为东胜区“校园引才大使”,李昕彤同学受聘“青年城市推介官”。组织部部长刘春光、团委副书记杨玺东为两位同学颁发聘书。团委书记刘佳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以武汉大学学子为代表的各高校实习生的优异表现和务实作风,并对未来进一步深化拓展校地合作表示了殷切期待。

自7月12日抵达东胜区以来,武汉大学22名学子分赴多个党政部门,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他们以知践行,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公共问题的能力;他们以行促知,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与认知。此次政务实习,是武大学子执笔绘就青春画卷、躬身践行珞珈精神的生动写照。展望未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携手东胜区,深化拓展合作领域与模式,推动更多青春力量在祖国北疆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东胜区实践队

审核: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