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社学  /  正文

【政管】践履求真探产业,知行合一察发展:学院县域治理助研团产业调研行程侧记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纸上春秋终觉浅,足下山河始知深。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与实践所需深度衔接,8月4日至9日,在东胜团区委的统筹组织下,学院县域治理助研团在鄂尔多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产业调研实践。成员们先后走进重点企业、科研院所与科创园区,实地考察了鄂尔多斯市能源转型的突破路径、贸易发展的创新模式及养老服务的民生实践,在脚步丈量中感知城市转型的脉搏,以细致观察解码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能源筑基,绿动未来

能源产业作为鄂尔多斯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助研团成员们调研之旅的焦点。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化,鄂尔多斯并未停留在“资源型城市”的旧标签中,而是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与接续突破的技术创新,在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能级跃升的双向赛道上稳步前行。从曾以“羊煤土气”铸就辉煌的资源重镇,到如今以“追风逐日”的魄力锚定零碳未来,鄂尔多斯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辨。

实践队探访了铜川、柴登两大光伏产业园,探寻新能源产业发展脉络。目之所及,成片的光伏板沿着地势铺展,在阳光下有序运转,将充沛的光能持续转化为清洁电力,涌动着绿色发展的蓬勃动能。更令人称道的是,园区在高效产能的同时,兼顾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土地复合利用,借助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修复,让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协同发展中达成动态平衡。这些新能源项目不仅是当地绿色能源开发的标杆成果,也是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为区域转型注入了持久动力。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地方煤炭企业,稳居中国企业500强行列的伊泰集团成为实践队感受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脉动的重要窗口。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真切触摸到这家老牌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坚实步伐。伊泰集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并采用智能化系统监控生产过程,减少能耗和排放。生产现场秩序井然,数据实时更新,体现出管理与技术结合的成效,也为传统能源行业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范本,生动诠释了“老树发新枝”的转型辩证法。

在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助研团对科研力量如何切实推动能源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解员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定位——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及人才优势,该院已建成为集专业高端智库、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空间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于一体的“双碳”特色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的多项尖端成果已成功走出实验室、扎根产业土壤,不仅为当地能源产业装上了“智慧大脑”,更以技术突破撬动产业价值链攀升,为鄂尔多斯的城市转型注入了可持续的创新动能。

走进万利新能源智慧路港,助研团成员们直观感受到现代物流与能源运输的紧密结合。在这里,当地企业依托数字化调度平台实现车辆与货物的智能匹配,利用自动化设备高效完成装卸作业,使能源产出能够快速、安全地输送到各地。作为区域能源流通的关键枢纽,这座智慧路港不仅承担着“能源大动脉”的输送功能,更以其智能化管理体系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堵点,折射出鄂尔多斯在能源产业全链条升级中的系统思维。


贸易焕新,文产共荣

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根基的同时,鄂尔多斯正以战略眼光培育新兴经济增长极,构建起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并进的发展格局。助研团在调研中探访了当地多家特色贸易产业,近距离感受鄂尔多斯在酒业、羊绒、文创等领域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

助研团首站走进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在弥漫着历史醇香的酒文化博物馆里,同学们系统了解了中国酒文化的千年脉络、鄂尔多斯酒文化的独特基因及鄂尔多斯酒业70年的匠心传承移步至储酒厂房上千个巨型陶坛整齐排列,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每一滴酒都凝聚着精益求精的追求此次调研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千年酒文化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民族品牌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的工匠精神。

来到享誉全球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同学们深入探寻了“温暖产业”的发展脉络。羊绒原料的柔软质地令人印象深刻,讲解员的细致解说更是让同学们了解到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耕细作:从优质山羊种群保育、纺织工艺积累,到前沿科技研发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产业的积累与创新生动诠释了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企业使命。

实践队还走访了荣朝(内蒙古)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蒙艮仓银匠世家及东胜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感受不同领域的文化与经济活力。荣朝品牌以中华文化、草原文化、佛教文化等作为创新内核,其工艺美术品、文创产品及珠宝首饰的精湛工艺与独特设计,令同学们赞叹不已。蒙艮仓银匠世家以银为主要载体、将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创意作为核心使命,同学们走进生产车间,聆听传统手工银器技艺的传承故事。东胜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则展现出另一番蓬勃景象,这里集仓储、物流、电商运营等多功能于一体,助力本土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展现出鄂尔多斯在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领域的强劲发展动力。


养老赋能,温情暖城

鑫海颐和城是鄂尔多斯当地颇具特色的养老机构,以“医养结合、智慧服务、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匠心打造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养老社区,成为当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先锋实践样本。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该机构的居住区域、休闲活动场所、医疗护理中心,重点关注了该机构在精细化管理、一体化运作以及智慧养老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突破性实践。参观结束后,助研团成员为老人们献上一曲《强军战歌》,老人们则回以一曲经典的《东方红》,现场氛围温馨融洽。通过参观,同学们对当地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有了直观了解,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民生的落地价值。


科创聚智,数启新程

蓬勃发展的各类产业,始终离不开优质政策的坚实支撑。东胜区倾力打造了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体验中心与人才科创中心两大创新引擎,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作为集人才引育、项目研发、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区域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这里已吸引5家院士团队,41家创新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入驻,汇聚了众多智慧与力量,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中心在人才政策、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等方面的成果,深刻体会到科创中心为推动产学研融合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边走边记,频频提问,为后续课题研究带回了“东胜样本”。

鄂尔多斯数字经济孵化体验中心则是内蒙古首个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创新性综合体,该中心聚焦数字经济展示体验、电商直播孵化等核心业务,搭建起一个集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于一体的优质平台。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深入参观了“数说暖城”“VR/AR体验区”等板块,真切感受“数字+产业”新业态为传统产业赋能带来的深刻变革

一周步履不停,从能源基地的绿色转型到特色贸易的文化赋能,从智慧养老的温情实践到科创平台的人才集聚,鄂尔多斯以“知行合一”的实干姿态,书写着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调研虽已结束,但思考与实践永不停歇。同学们将带着这份扎实的“东胜经验”和真切的实践感悟,继续深耕所学,努力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智力支撑,让珞珈智慧在草原沃野上落地生花,结出校地合作的丰硕果实,为地方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审核: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