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首页  /  院系风采  /  医学  /  正文

【口腔】“研”途指津,助力科研与临床共进

发布时间:2025-04-02   阅读:

2025年3月25日晚,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学术沙龙——“研”途指津】活动在口腔医院1号楼九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邀请朱嘉康、张笑、杨光、张梦洁四位研究生进行专题分享,辅导员张皓老师出席并为嘉宾颁发感谢状。本次学术活动内容涵盖临床研究、病例收集、留学经历以及实验技巧等多个专业领域。活动覆盖各个年级学生开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为与会同学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博士研究生朱嘉康聚焦口腔修复领域通过真实病例展示与临床研究经验融合的方式展开分享。他从接诊的患者病例入手,系统阐释如何从临床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一例印章法”树脂修复的病例,详细演示了从病例资料整理、诊疗技术分析到研究方案设计的完整逻辑链条。结合自己发表的多篇论文,解析如何将临床操作中的技术痛点转化为科研选题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在日常诊疗中建立"临床观察-文献对照-研究验证"的思维习惯,鼓励同学们多多归纳总结,逐步培养临床科研敏感性。

随后,硕士研究生张笑分享了她在2024年“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的心得体会,展现了其在人工智能与口腔医学交叉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此外,她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如何将前沿技术融入口腔医学研究,为在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接着,她还进行了临床病例收集及临床病例大赛相关的分享。她从病例收集的要点和方法入手,重点强调了病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分享了在收集过程中的实用技巧,为有意参加病例大赛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日本东北大学短期访学生杨光从留学申请、文化适应、学术交流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她通过对比中日科研培养体系的差异,梳理公派留学项目申报流程,并针对语言准备、导师沟通等关键环节给出操作性建议,为有意向赴日深造的同学提供实用参考。

博士研究生张梦洁从实验设计、操作规范、数据管理三个层面系统讲解基础科研要点。她结合实验室常见问题,演示多线程实验管理技巧,重点强调实验记录规范性与数据溯源的重要性,并分享文献管理软件、实验预警机制等提升科研效率的工具方法

本次活动立足研究生学术成长需求,通过临床研究、学科交叉、国际交流、实验研究四大主题的深度探讨,搭建了多维度学术对话平台。参会学生纷纷表示,嘉宾们“理论结合实践”的分享模式为自身科研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持续关注系列学术活动。未来我院将继续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此类活动,助力我院研究生成长发展和学术交流。


撰稿人:张皓

审稿人:凌晨